特別是城市化率高的大中城市,物業糾紛更為普遍。據悉,在南京,2016年受理各類物業糾紛高達12680件,同比增長29%。物業糾紛逐漸成為重要的民生案件類型,也影響著物業管理行業的健康發展。
物業糾紛頻發,一方面是社會公眾對物業認識不足,對物業價格存在很大爭議,多認為物業提供的服務與費用不符,且時常利用拒繳管理費威脅,致使雙方關系競爭。
另一方面是物業管理工作難度較大,牽扯人數、部門眾多。在出現問題時,很容易造成混亂,導致工作難以推進,從而落下未盡相應義務的口實。
另外,物業糾紛還凸顯了業主自律機制不健全、物業管理行業法律法規不完善等短板。譬如,為協調和維護業主共同利益而成立的業主自律機制,卻經常選擇性地忽略物管企業利益,起到的效果有限。
再如,我國關于物業管理行業的法律法規不全面,存在很多漏洞。即便較為完善的地方性法規,落實情況也不盡人意。
未來要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物業糾紛,除了完善相關法律法規,提高依法化解物業糾紛的能力,還要提升物業管理行業整體發展水平,推動行業邁向健康可持續發展道路。
長遠來看,物業管理行業是充滿創意及活力的行業,但必須想方設法解決上述問題,朝向專業化、規范化方向發展,才能體現出其應有的價值。
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《中國物業管理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》數據統計,目前我國物業管理面積已達到200億平方米,市場規模達到3500億元。預計到2020年,面積將達300億平方米,社區服務消費將超萬億元,前景十分廣闊。
資料來源: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
綜上所述,物業管理行業未來發展的關鍵在于處理好與業主關系,緩解與業主的緊張局面,減少糾紛發生。只有解決這個問題,才能考慮延伸物業管理的價值鏈、挖掘增值服務價值,發展成一個大數據資源整合的智能化平臺,從而使物業管理實現真正的物超所值。